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6-08-01
一、前言
林业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首要保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秉承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大职责,蕴涵着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林业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人口、资源、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毋庸质疑,没有林业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使林业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9号文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更是把林业地位摆到了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将林业地位高度定义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基础地位。"中央为林业赋予了三大重要地位,为林业发展授予了一系列重大使命,同时也为我们建设现代林业和高效林业提供了新的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与湿地、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森林在调节气候、减少地表迳流、控制土壤侵蚀、蓄墒抗旱、保护水源、净化水质、降低大气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化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巨大生态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安全"已然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安化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林业大县和林业十强县,拥有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作为安化的一项传统产业,同时也是全县国经济建设的一大支持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与时俱进和持续发展,时代赋予林业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林业发挥的作用愈来愈突出,林业承载的使命愈来愈重大,林业面临的挑战亦将愈来愈严峻。
林业是一项涵盖面较广,生产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多的系统工程。未来安化林业发展,首先必须坚持生态立县,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一宏伟战略目标,积极将林业发展融入安化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纲要,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绿色崛起中充分彰显林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护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集约经营水平做大、做优、做强林业。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全面、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素质优良,适应现代林业建设事业需求的新型林业人才队伍,为安化现代林业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要坚持林业新常态发展,着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速度、素质和效益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生态和林产品供给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是要坚持以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林业产业化建设力度,配套完善林业产业链,增强林业自身造血功能,着力打造林业优势产业集群,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进程。
六是要坚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增强林业碳汇能力,为我县进入碳交易市场夯实基础。要着力突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举措,全面提升林业的三大地位和三大效益,努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为建设绿色安化、生态安化、秀美安化、和谐安化、繁荣安化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
二、林业地位
农业、林业、茶业、水能、矿产、种养业是安化县主要基础产业,其中林业是与水能、矿产并重的县域经济建设三大支柱产业。显而易见,林业在安化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和十分重要的。
1.社会地位。
我县是个大山区,湖南省首批重点林业大县,全县农村人口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亩,但人均拥有8亩山地,林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较大,与安化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因此,长期以来,勤劳朴实的安化山区人民秉承了良好的林业生产传统习惯。
林业对于安化,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除极大限度的满足县域经济建设对林业生态和林产品供给日益增长的需求外,其最大的贡献在于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安置大批农村与社会富余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创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农村劳动力46.8万,其中有30%以上( 约14万)农村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木竹制品加工(经营)、森林生态旅游等现代林业建设事业(其中林业一产业约11万,二产业约2万,三产业约1万)。
安化现代林业产业化建设增加的大量社会就业岗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有机结合,和谐相处,建设绿色安化、生态安化、和谐安化、繁荣安化,促进安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生态地位。
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亚区的华中华东过渡地带。境内森林广袤,水域广阔,植被丰茂,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种质资源和物种基因保存库,生态区位非常突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愈来愈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共安化县委、安化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县情,把握发展契机,自2006年起提出"坚持生态立县,实施绿色崛起",并将其定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目标,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10年来,安化先后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先进单位、中国厚朴之乡、全国竹子之乡、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全国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等殊荣;创建了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大靓丽耀眼的生态名片;2013年,继安化成功入围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后,2015年又申报成功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全国仅113个,湖南只有安化、桑植、双牌3个县)。
根据安化地域特征、生态环境及森林与水土资源配置情况,将全县区划为四大生态功能区:
(1)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布于马路镇与奎溪镇,区划总面积217694亩。
(2)柘溪水库水源涵养林区。
覆盖柘溪、烟溪、平口、渠江 、南金、古楼、马路、奎溪等乡镇及国有柘溪林场、安化县林科所全境,区划总面积为2091730亩。
(3)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土保持林区。
该生态功能区涵盖梅城、乐安、清塘铺、高明、大福、长塘、仙溪、滔溪等乡镇及国有芙蓉山林场全境,区划总面积为2586013亩。
(4)资水两岸水源涵养林区。
范围包括东坪、龙塘、冷市、羊角塘、小淹、江南、田庄等乡镇及国有洞市林场全境,区划总面积为2526258亩。
随着安化生态区位日益突出,生态地位日益提高,国家对安化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由本世纪初每年投入不足5000万元,增加到2015年超过3亿元。其中仅生态保护与建设一项,2013年安化入围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后,当年国家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3000万元,2014年增加到9170万元,2015年申报成功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后,国家投入我县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规模达1.57亿,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愈来愈高,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投放力度亦会逐年加大。
3.经济地位。
随着安化现代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林业经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彰显的地位日益突出。林业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GTP)比例由本世纪初的18.6%提高到35.57%,占三分之一强,林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建设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已发展成为与水能、矿产并重的县域经济建设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3.1经济总量。
2015年,安化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3.25亿元,较"十二五"期初的20.17亿元增加43.08亿元,增幅213.58%。其中林业第一产业完成22.5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5.6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4.99亿元。
3.2产业结构。
2015年,全县林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7:40.6:23.7,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稳步上升,林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更超合理。
3.3农民增收。
山地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千百年来靠山吃山,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县农民通过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商品木材、竹材、竹笋、林果、林药、茶油、茶叶、林副产品、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开发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总收入逾15亿余元,林业经济为全县农民人均创收1936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40.08%。
通过对林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配套完善林业产业链,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提高林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速度、素质和综合效益,林业蕴涵的巨大经济功能将彰显释放,林业对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财政的贡献所发挥的作用将愈来愈大。
三、林业现状
1.基本情况。
1.1地位位置。
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北端,资水流域中段。东与宁乡、桃江县毗邻;南与新化县、涟源市接壤;西接沅陵、溆浦两县;北抵常德市鼎城区与桃源县。地理座标界于:东径110°43′07-110°58′53″,北纬27°58′54″-28°37′00″。东西长123.76km,南北宽73.46km,幅员495025hm2,占益阳市总面积的40.8%,占湖南省总面积的2.34%,县域面积列湖南省第三位。
1.2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貌。
安化县地势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呈"簸箕"状。地势特点是南北峰峦对峙,资水自西向东,横亘期间,自县界依序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向资水河谷递降,呈一"V"字形巨槽状。地貌以中山为主,次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地所占权重极小,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山地占县域总面积的78%以上。境内山体分布甚密,峰岭绵亘,山坡平距小,垂直高差大,地表切割强烈,峰峦交错,沟壑纵横。全境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157座,最高峰为南金乡九龙池,海拔1622m,最低处为资水出境处的羊角镇善溪口,海拔57m,相对高差1565m,自然比降为27‰。
1.2.2河流水系。
资江为境内主干流,是哺育安化人民的母亲河,资江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自西南入境,流经16个乡镇,流程120.8km。全县流程在10km以上的资水一、二级支流有126条,溪河流程总长4365km,平均每km流域面积1.13km2,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08.82亿m3,水资源储量丰富。
境内资水流域面积4850.6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7.99%;发源于高明乡的湄溪属于湘江水系,流经驿头铺、青山冲去涟源市境注入湘江,流域面积90.35km2,占安化县域面积的1.83%;发源于马路镇湖南坡的管坪溪属于沅江水系,流经桃源县境注入沅江,流域面积9.3km2,仅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0.18%。
全境有大小水库143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柘溪水库),中型水库5座(分别为廖家坪、红岩、将军、东坪、株溪口),小型水库137座。
1.2.3气候条件。
安化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日照少及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山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87.7mm,年平均蒸发量1123.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时数1642.3小时,年平均≥10℃的活动积温5089℃,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96.41千卡/cm2,年平均无霜期274天。
1.2.4土壤条件。
成土母岩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6.41%;其次为石灰岩风化物,占总面积的12%;砂砾岩风化物,占9.66%;溪河冲积物,占总面积的8.01%;花岗岩风化物,占总面积的2.08%;其它成土物占1.84%。
由于受成土母岩影响,我县土壤以弱酸性至中性为主,土壤PH值在5.5-7.0之间。全县土壤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67个土属、218个土种。主要土类为红壤,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68.15%;次为山地黄壤,占土壤总面积的20.74%;水稻田土壤,占总面积的5.88%;黄棕壤,占土壤总面积的4.87%;山地草甸土占0.32%;其它菜园土、潮土、黑色石灰土等占0.04%。
1.3社会经济
全县行政划区为5乡18镇(共辖23个乡镇),564个社区、居委、行政建制村(43个社区、居委和517个行政建制村),908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03万。全县农业人口77.48万,占总人口的75.29%;农业劳动力46.72万,占总人口的45.4%,占农业人口的60.3%。安化山多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按30%匡算,全县每年可有1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现代林业建设事业,为安化林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保障。
1.4国土资源。
全县国土总面积495025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01788.8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1.17%;稻田面积24780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旱土面积22832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61%;水域面积23044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66%;其它房屋、道路、工矿等用地面积22588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56%。全县国土资源分布情况总体概况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与庄园"。
1.5森林资源.
1.5.1林地面积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01788.8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1.20%;
1.5.2有林地面积
全县有林地面积363020.7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3.33%,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0.35%;
1.5.3森林蓄积量
全县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1823.35万m3;
1.5.4立竹总蓄积量
全县毛竹立竹总株数15882.8万株;
1.5.5林木绿化率
全县林木绿化率为78.63%,其中森林覆盖率为76.22%,其它四旁树等绿化率0.71%;灌木林绿化率为1.7%;
1.5.6生态公益林
全县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219498.3hm2,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4.63%。按事权等级分,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 208760.1hm2,占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的95.11%;地方生态公益林10738.2hm2,占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的4.89%。生态公益林中,已进入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笼子的176105 hm2(其中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165366.8hm2,地方生态公益林10738.2hm2),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80.23%。
1.6林业机构
安化县林业行政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科研机构健全。县林业局机关内设23个职能股、室、站、办、队,下辖3个国有林场、1个局办林场、3个国有苗圃、1个县级林科所、1个木材公司。全县设置有23个乡镇林业站、12个木材检查站。行政单列设置有森林公安局,下辖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配置有林业检察科与林业审判庭各1个。
2.林业现状
2.1林业用地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01788.8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1.20%。
2.1.1按林地权属类别
林地使用权为国有的2607.4hm2,占林地面积的0.65%;
林地使用权为集体的26090.4hm2,占林地面积的6.49%;
林地使用权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373091.0hm2,占林地面积的92.86%。
2.1.1按林地森林类别
生态公益林地176105.0hm2,占林地面积的43.83%;
商品用材林地225683.8hm2,占林地面积的56.17;
2.1.3按林地林种类别
特种用途林(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201.0hm2,占林地面积的3.42%;
防护林(水源涵养木、水土保持林、护路林)156017.2hm2,占林地面积的51.94%;
用材林200165.1hm2;占林地面积的1.41%;
薪炭林面积5424.8hm2;占林地面积的2.74%。
以上各类别林地均包含竹林面积61486.1hm2,竹林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15.3%。
2.2林业资源
2.2.1森林蓄积量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1823.35万m3。
活立木蓄积按权属分:
林木使用权为国有的16.23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89%;
林木使用权集体的83.33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4.57%;
林木使用权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1723.7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4.56%。
活立林蓄积按起源分:
天然林543.54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29.81%;
人工林1279.81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70.19%。
活立木蓄积按林种分:
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林)95.91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5.26%;
防护林788.05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43.00%;
用材林925.35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50.75%;
薪炭林9117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05%;
乔木经济林13.13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72%;
活立木蓄积按龄组分:
幼龄林193.3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0.60%;
中龄林722.59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39.63%;
近熟林563.23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30.89%;
成熟林328.92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8.04%;
过熟林15.32万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84%。
2.2.2立竹蓄积量
全县毛竹立竹总株数15882.8万株,其中林分株数15673万株,散生株数210.8万株。
按竹林林种分:
用材林毛竹9604.4万株,占立竹总株数60.47%;
防护林毛竹6278.4万株,占立竹总株数39.53%;
按竹林起源分:
天然毛竹林15696.8万株,占立竹总株数的98.83%;
人工毛竹林186万株,占立竹总株数的1.17%/
2.2.3森林资源质量
乔木林地单位面积蓄积60.44m3/hm2;
疏林地单位面积蓄积16.35m3/hm2;
竹林单位面积蓄积2588株/hm2,平均每亩172.5株。
2.2.4林木绿化率
全县林木绿化率为78.63%,其中森林覆盖率为76.22%,其它四旁树等绿化率0.71%;灌木林绿化率为1.7%。我县森林覆盖率在全省独占鳌头,高出全省森林覆盖率(55%)21.22个百分点,更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26%)50.22个百分点。
2.3林业经济
2015年,我县林业经济总量为63.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7:40.6:23.7,林业济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转变。
林业第一产业实现了优化与调整,突破了传统生产格局,着力培植资源,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十大产业基地:一是柘溪水库大坝以上的70万亩马尾松基地;二是大坝以下的90余万亩毛竹丰产基地;三是全县低山丘陵区的230万亩杉木速生丰产基地;四是高寒山区以厚朴、杜仲为主的20余万亩森林药材基地;五是柘溪库区和资江沿岸的15万亩高产林果基地;六是全县各地的20余万亩油茶基地;七是沟渠、"三边"、河洲、滩涂的15万亩杨树基地;八是遍布全县的15万亩茶叶基地;九是东坪、马路、龙塘、柘溪和小淹等乡镇的5万亩珍贵树种基地;十是安化县林科所的1000亩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
通过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已形成年产商品木材15万m3、商品竹材1000万根、杂竹6000吨、竹笋50000吨、森林药材5000吨,林果100000吨、茶油2000吨、茶叶40000吨的生产能力。
林业第二产业保持稳健发展,产业发展开始实现由量到质的蜕变,产品逐步升级换代,产业有序转型升级。全县现有注册林产品加工企业3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逾40家,木竹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已具刍形,并孕育出了湖南阿香美果业、湖南山山绿色食品、泊溪竹业、胜辉木业、家源美木业等一批年综合产值上亿元、颇具地域特点和发展潜质的省级林业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在全县林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林业第三产业依托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和国字号生态名片,整合底蕴深厚的梅山文化、历史悠久的黑茶文化、亘古神秘的蚩尤文化、神韵儒雅的陶澍文化精萃,将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优良的多样生态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积淀融会贯通,交相辉映,互为衬托,相得益彰。至"十二五"期末,全县已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较完善,服务功能较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网络,生态观光旅游在我县正蓬勃开展,方兴未艾。
3.林业成果
3.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一是大力开展人工造林,营林生产成绩斐然;
二是高标准改造低产林,加大幼林培管力度,成效显著;
三是大力封山育林,巩固营造林成果;
四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成效卓著;
五是创森工程成果瞩目。
3.2森林资源增幅加快
3.2.1林地用地面积稳中有增,由"十一五"期末(下同)的390635.4hm2增加到401788.8hm2,增幅为2.86%,林业用地面积列湖南省第三位。
3.2.2有林地面积连年增加,由332988.3hm2增加到363020.7hm2,增幅为10.9%,有林地面积居湖南省第二位。
3.2.3竹林面积大幅增长,由53729.3hm2增加到61486.1hm2,增幅为11.4%,竹林面积居全省第二,全国第六位。
3.2.4活立木总蓄积量强势增长,由1271万m3增加到1823.35万m3,增幅高达43.46%,我县森林蓄积量由占全省森林总蓄积量的2.8%,提高到4.04%,存量森林资源居全省第二位。
3.2.5毛竹集约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丰产竹林面积占比由不足60%提高到70%以上,亩平立竹由166.5株增加到172.5株,增幅为3.6%,立竹总蓄积由11980万株增加到15882.8万株,增幅为32.58%。
3.2.6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加,生态效益补助标准提高,面积由15.21万hm2增加到17.61万hm2,增幅为15.78%,补助标准由8.5 元/亩提高到14.5元/亩,增幅达70.6%,每年净增生态效益补助资金逾2000万元。
3.2.7林分质量明显改善,单位面积蓄积量显著提高,全县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60.44m3/hm2,比前期调查(2003年)的39.63m3/hm2高出52.51%,比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49.64m3/hm2高出21.77%。
3.2.8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稳中有增,其中森林覆盖率由74.04%增加到76.22%,净增2.18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由74.77%增加到78.63%,净增3.86个百分点。
3.2.9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高,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建设和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县城建成区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6% 45.66%,远高于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城市绿地率不低35%,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3.2.10森林生态效益显著,根据国际组织(TPCC)对森林碳库的权威定义,按照国际国内通用的森林生态效益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聘请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全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固土、固碳、保肥、释氧和森林储能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和价值量的评估计算,全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总量4206.05万吨,固碳总量1147.1万吨,森林储能总量2851.48亿兆焦,森林释氧总量2036.55万吨,森林保肥28.81万吨,森林减少土壤被侵蚀量1309.01万吨,森林调节水量14.68亿m3。全县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357.03亿元。
3.2.11阔叶树类蓄积增势强劲,全县阔叶树类林分总蓄积由13614m3增加到3636361m3,增幅高达267.1%。
3.2.12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面积同比下降,由8805hm2减少到6497.77hm2,降幅高达26.2%。
3.3生态功能日臻完善
我县拥有广袤的森林,辽阔的水域,山地、森林、丘陵、平地、江河、湖泊、湿地、沼泽以及岩溶地区等各种地类均有分布,地貌类型丰富。"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高,主要生态指数远高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尤以78.63%的林木绿化率高居全省榜首,比同期全省57.34%的林木绿化率高出21.29个百分点,比全省55%的森林覆盖率高出21.22个百分点。由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物基因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生态功能日臻完善,生态良性循环机制已基本形成。
凭借优越的生态区位,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显著成效,2013年,安化顺利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库,当年争取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2014年增加到9170万元。2015年,申报成功入围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争取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1.57亿元(其中包括奖励资金1000万元,安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成效评估获湖南省第1名)。该项目的申报成功,既为安化争取了大量中央财政拨付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助推安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安化增添了一枚靓丽夺目的国家生态名片。
3.4产业建设持续发展
安化现代林业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整合资源,调优结构,林业三次产业建设保持稳健、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林业经济总产值由本世纪初占全县经济总量不足20%提高至"十二五"期末的35.7%,在县域经济建设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县域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林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之处,不仅仅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保障。因此可以说,只有林业地位的日益提高,只有林业产业化建设保持稳健、快速、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5林业事业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化林业在大胆探索中不断进取,在深入改革中整体推进,在全面发展中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变。
3.5.1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
为适应现代林业建设发展需求,县林业局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鼓励参加函授与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专业全面、技术精良、能打硬仗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全县林业系统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7人,占队伍总人数的51.7%,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37人(含一级林业技师),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231人(含二级林业技师),具有初级专业技职务任职资格的259人。这支综合素质很高的林业人才队伍,是安化现代林业建设攻坚克难的专业团队和中坚力量。
3.5.2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着力加强两站一所(林业站、检查、森林公安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全县23个乡镇林业站、12个木材检查站、7个森林公发派出所都建有办公用房和干职工住房,并逐年对第旧站、所办公楼分期分批实施修缮与整改扩建,完善办公与生活配套设施,添置了现代办公设备。全部实现了现代化办公。在国家标准化林业站建设中,我县23个乡镇林业站在全省首批整体跨进全国标准化林业站行例。
二是重点加强国有林场所基础设施建设。近10年来,县林业局和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重点扶持柘溪、洞市、芙蓉三大国有林场及县林科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三大国有林场及县林科所办公楼整体修缮、扩建与提质改造;完善了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添置了现代办公设备;完成了300余户棚户房改造工程;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国有场所的自我造血功能,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县林科所,通过近10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跟进投入,餐饮、住宿、娱乐、游憩休闲、体育锻炼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已具备100人以上旅游团队接待能力,其服务功能,接待规模堪与县城星级宾馆媲美。
三是全方位配合支持一区两园(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近10年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从一区两园的立项、可行性研究、综合科考、申报评审到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县林业局都是倾力全方位配合支持。一区两园三块国家级生态名片能够落户安化,县林业局代表县人民政府奔走呼吁,居功至伟。
四是局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相形见拙。365比分网机关办公楼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距今已40余年。前几届局党组虽已动过整体搬迁念头,但都囿于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而束之高阁。尤其是本届以陶月平局长为首的县林业局党组,把加强两站一所、国有场所及一区两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位,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上,老旧的局机关办公楼只作了局部修缮。目前县林业局机关办公场所相比县内各政府机关组成局及周边兄弟县市林业局大兴土木,圈地建房,大气排场,作为一个泱泱大县林业局机关,略显相形见拙。
3.5.3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我县先后承担了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封山育林、林业测土配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珍贵树种培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现代林业示范、毛竹丰产林示范、低产林改造等近20项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及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由于组织得力,规划科学,始终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项目建设质量精良,实放成效显著,在国家与省级核查验收中,无一例外全部达标,一次性通过。退耕还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石漠化综合治理、珍贵树种培育、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生态保护建设等多项工程建设获得国家与省级优良工程或示范工程。其中尤以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其实施成效综合考评一直在湖南省名列前茅。
3.5.4林业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县木材总公司顺利完成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企业职工身份置换,有了新的归属,养老保险等问题有了保障。
二是柘溪、洞市、芙蓉三大国有林场在2015年顺利完成体制改革,新增全额事业编制85个,为国有林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县林科所由全额事业单位变为差额事业单位后,20年来一直成为该所发展乏力的制约瓶颈,通过县林业局与该所多方努力,县林科所有望重新回归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序列。
3.5.5林业科技成果丰硕
结合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潜心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近10年间共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与科技推广1等奖2项,2 等奖2项;益阳市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1项、科技推广1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3项、3等奖2项;安化县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1项、科技推广1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4项、3等奖3项。
3.5.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安化是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林业局党组认真组织实施,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评为优良工程,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化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并获批为国家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安化分中心。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十分成功,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5.7林业科普与科技推广不断加强
我县是湖南省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县,县林业局配合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科协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和进村入户活动,大力普及推广林业科技知识。现已建立2个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村,20个示范户,林业科技下乡与进村入户示范活动已实现常态化,在现代林业建设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作用。
3.5.8林业地位日益提高
近10年来,安化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村建设先进县"、"全国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先进单位"、"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厚朴之乡"、"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全国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下经济建设重点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监测站"、"湖南省10强林业县"等10余项国家与省级殊荣。申报成功六步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省级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次性申报成功雪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一区两园的申报成功,已然成为安化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靓丽名片。2014年,县林业局通过立项、可研,组织完成了《安化植物园总体规划》编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认可,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项目进入前期研发准备阶段。目前,县林业局正在编制申报材料,准备申报云台山国家级石漠化公园;并拟规划在"十三五"期内整合全县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湖南雪峰湖国家公园。
以上这些已获得的成绩和荣誉以及即将要付诸实施的大手笔重点建设项目,有力助推了安化现代林业建设进程,极大提升了安化林业社会地位。
林业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社会公益性事业,覆盖面广,牵涉社会各个层面,林业不仅经济地位与生态地位显著重要,其社会地位更为突出和重要。林业能多方位、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转移安置大量农村及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相比县域经济建设的其它众多工程项目建设,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以生态公益林与退耕林工程建设为例,两项目建设覆盖全县23个乡镇,其中生态公益林覆盖73.5%的行政村,受惠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5.6%,项目实施15年来,全县77.48万农业人口人均获生态效益补助资金825元,每年至少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年来,全县行政村覆盖面已超过90%,受惠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5.8%,全县累计争取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建设资金逾9亿元,为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162元,每年可增加社会就业岗位2.5万个以上。目前,该两项目建设仍在持续跟进,补助标准及投资力度将逐年提高和加大。
随着安化入围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更多的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将落户安化,"林业、林区、林农""三农"问题将引起社会更广泛关注、认知和重视,林业在安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愈来愈突出和重要,林业地位将日益提高。
四、前景展望
安化现代林业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展望未来,安化林业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实现总体发展目标。
1. 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决定与文件精神。
坚持以现代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发展壮大林业经济;以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为手段,加强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全面提升林业的三大效益为途径,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业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秀美乡镇、低碳社区为主题,创建绿色乡镇、绿色村庄、打造绿色通道、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壮大绿色经济;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完善林业企业体制改革,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与发展活力;以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为保障,优化建设环境,构建发展平台;以全面提升林业的三大地位,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着力建设绿色安化、生态安化、和谐安化、繁荣安化。
2.坚持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3坚持生态立县的原则。
3.明晰发展思路
按照"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科技兴林、兴林富民、富民强县"的发展主题,科学合理的规划各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布局、建设期限、建设投资,注重现代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引入,注重相应政策、制度和体制的配套改革,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3.1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建设的关系。
坚持把林业发展放在县域经济建设全局当中来规划运作,服从和服务于安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和战略目标。
3.2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生态保护建设的主旨一是改善生态和优化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提高生态效益和增强生态功能,增加生物资源战略储备;三是丰富生物资源多样性,提高林地产出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日益增加的供给需求;四是完善林业产业链,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3.3正确处理资源培植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
在林业发展战略上,要着力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以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为支撑,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积蓄森林资源和战略储备;在林业发展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育,通过先进营林技术措施,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与保护管理,提高森林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在保护保育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求扩张、求发展;在资源开发利用上,要本着生态优先、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原则,对森林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制定科学、严谨的森林限额采伐计划,加大节能、环保、低碳、循环利用的林产品研发力度,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3.4正确处理重点林区和少林地区林业发展的关系。
安化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林业发展的方向按地域划分各有侧重,要正确处理和协调重点林区和少林地区林业发展关系,根据现有林业结构、资源配置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不同地域的林业发展侧重点和方向。
3.5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安化虽地处湘中,但由于交通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产业建设的一大瓶颈。如安化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国土资源的80%以上,林业总产值占全县GTP总量仅为35%,林业产出率占比偏低;安化是全国唯一以县冠名的"中国厚朴之乡",但产业建设与发展平平,没有建成特色与优势产业,资源利用率很低;安化在全国30个"中国竹子之乡"中,竹子资源排名第6,但竹子产值却名列第26位,丰富的竹资源,未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地区"中国竹子之乡"相比,安化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差距较大。
未来安化林业产业化建设,要坚持一手抓深化内部改革,整合全县林业资源优势,挖掘安化林业自身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把林业产业做大做强;一手抓扩大对外开放,搭建宽松、良好的林业建设与发展平台,充分吸收外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资源、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集外地之长补安化之短,集外地成果为安化所用,集外地之新创安化之精。
3.6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安化林业系统有2000余人的人力资源存量,大力资源与技术力量雄厚,安化林业要实现现代发展,责任在于斯;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实施仗于斯;绿色崛起之理想圆梦,实现赖于斯。因此,本规划期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引进和管理,创新人才建设机制,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推动林业事业的全面发展,以林业事业不断发展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事业共同发展。
4.把握发展方向
4.1林业建设向品牌化发展。
安化林业建设要立足县情,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实施品牌化战略,实现新常态发展。
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生态品牌,整合全县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聚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倾力打造安化国家公园,力争在"十三五"期内完成国家公园的可行性研究、综合科考、申报材料与鉴定评审,确保申报成功,成为安化生态保护建设与林业发展的扛鼎之作。
二是林业产业建设要坚持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优化林业三次产业结构配置,效益最大化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调优结构,创建规模产业;突出重点,形成优势产业;整合资源,建成支柱产业;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力争在"十三五"期内新创省级林业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5家,林产品获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知名品牌10个以上,全面提升安化林业产业化建设整体素质。
4.2生产布局向合理型转变。
坚持生态优先,区域治理,相对集中的原则,确定以一库(柘溪库区)、一江(资江)、一线(高速及国、省道)、一点(城镇人口居住集中点)、一区(生态脆弱区)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竹则竹,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茶则茶,科学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
4.3生产经营向集约化发展。
安化集山区、库区、丘陵、岗地、盆地、湿地为一体,地形地貌类型全面,发展林业的自然基础条件较好。未来安化林业发展要做到规划主体定位清晰、区域发展目标明确、项目建设重点突出、营林生产集约经营、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的林业发展新常态,整体提升安化林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
4.4产业建设向规模化发展。
林业一产业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大力培植资源,为林业二、三产业的规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林业二产业要充分依托本县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引入新人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争取新项目、研发新产品,建成一批低能耗、高效益、低碳环保、市场广阔、用户青睐、抗风险能力强的规模企业与产业集群。
林业三产业要以一区两园为龙头,科学规划,客观定位,制定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统筹开发规划和严谨缜密的管理措施,按照"大旅游、大规模、大产业、大市场"和"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思路,拓展森林生态旅游平台,延伸产业链,努力把林业三产业做大、做精、做强。
4.5林业效益向综合型转变
林业发展旨在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始终突出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一是优化树种配置,大力推广多种模式混交造林,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林地产出率;二是积极开展珍贵树种培育与示范推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树种和林产品日益增长的供给需求;三是适度规模发展木本药材、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林果、茶叶等特用经济林,加快高效林业发展速度;四是搞好林业科研、科普、科教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加大林下经济发展力度,不断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五是推动林业要素合理流转,着力扶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县林业建设与林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必须为非公有制林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利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壮大;六是要加强农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抱团发展功能,蕴藏的发展能量巨大,是未来安化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向,力争在"十三五"期内,全县新培植和发展各类农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50家以上。
5.实现发展目标。
通过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到2020年"十三五"期末,我县林业将实施完成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生态经济建设、森林生态发展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林产企业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林场、林科所建设等7大类49个专项的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投入项目建设资金总规模为105.91亿元,力争实现以下总体发展目标:
5.1申报成功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化公园并完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
5.2完成湖南雪峰湖国家公园的申报立项、可行性研究、综合科考、申报材料鉴定与评审,并编制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做好建园前期基础工作;
5.3区划60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生态红线,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550万亩以上;
5.4全县森林覆盖达到76.3%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79.5%以上;
5.5全县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000万m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保持60m3/hm2以上;
5.6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达到25元/亩以上;
5.7建立标准化林分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100万亩以上;其中战略储备林基地10万亩以上;
5.8毛竹林面积保有量95万亩以上,立竹蓄积量达到2.0亿株以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达到180株/亩以上;
5.9建立木本油料、木本药材、木本粮食、林果、茶叶及森林食品等特用经济林基地60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0亿元;
5.10实现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5.11实现林业年总产值102亿元;
5.12保持林业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
5.13实现林业对财政年贡献1亿元以上;
5.14协调配合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国家级检查验收;
5.15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率达到55%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
5.16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98%;
5.17秀美乡镇创建率达到60%以上,秀美村庄创建率达到80%以上,全县城乡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社区。
5.18重点扶持林木种苗生产,大力推进乡土珍稀名贵树种的人工开发和林木良种繁育工程,营造林工程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
5.19深化森林资源的循环开发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加大天然阔叶林的保护管理力度,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使阔叶林蓄积量占森林总积量由目前的20%提高到25%以上;
5.20完善林业产业链,引导林产工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加快产业化建设进程,增强企业素质,扩大企业与产业规模,建立1家竹工业园区,2家木业工业园区,打造优势产业与优势产业集群。
展望未来,安化林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机遇很多,前途充满光明。安化林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365比分网党组将带领全县林业人,在现代林业建设的征途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扬帆远航,蓄势而发,团结拼搏,再铸辉煌。